闽南风味小吃故事

乐求学 人气:3.41K

泉州风味小吃也许你吃过,它们注重口味、营养、多样。其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鲜美不喜加油腻。那么你对泉州特色小吃又了解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闽南风味小吃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闽南风味小吃故事

榜舍龟

籍贯:永春五里街

年龄:200多年

关键人物:叶绍本与孙榜

掌故:永春榜舍龟是一种用糯米、绿豆、白糖等精心制作,形似龟的传统名牌食品。它细嫩、香甜、可口,老少皆宜,深得人们喜爱。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孙清水、孙榜父子在永春五里街开了家小吃店,专营糯米龟和花生汤,生意十分红火。

时任永春州官的叶绍芬在东门外租房,聘请私塾先生,让弟弟绍本苦读候考。绍本游手好闲,常到孙家赊龟,几乎天天来食,孙家父子慑于权势不敢得罪,久而久之也成为老主顾了。

有一年元宵,叶绍本因贪色被打,回家被私垫先生拒之门外后,孙榜父子收留了他。经这一回,绍本终于悔悟,改邪归正,发愤读书,并仍常去孙家闲聊吃龟。一年后,绍本上京应试,竟中了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

3年后,叶绍本被委任为福建学政,到永春主考乡试,便特意前往孙榜店中还清旧账并品尝久别多年的糯米龟。其时孙父已去世,孙榜的小吃店的生意已大不如前,于是叶绍本故意坐着官轿,带着众秀才,一路鸣锣开道到孙榜店中,以糯米龟祭祀孔子,并要秀才们尝一尝糯米龟配花生汤的滋味。此举顿时在山城引起轰动,围观的乡民都说孙榜显贵了,应尊称为“舍人”。从此,永春五里街这家小吃店做出的糯米龟就被称为“榜舍龟”

后世还为此传诗一首:

“孙榜好学做甜龟,知州胞弟吃不归;

浪子回头中进士,扶困扬名榜舍龟。”

深沪鱼丸

籍贯:泉州海边

年龄:900多年

关键人物:泉州太守王十朋

掌故:传说晋江深沪鱼丸在宋元初就很有名气,这和王十朋写的打油诗有关。据说当时泉州大旱,饿殍遍野,时任泉州太守王十朋便往法石寺观农。他发现有户人家正在为老太君做生日,大鱼大肉摆满大殿。一问方知,原来是秦桧亲戚秦兴在法石寺内为老太君做寿。秦兴得知太守到来,便到厢房求王十朋题词讨个彩头,并愿敬送纹银十两润笔。王十朋早听说这个秦兴没啥文化,官也是买来的,便提出诗成之后,一定要回市舶司当众宣读,纹银十两捐给法石寺作求雨香资,大殿上的供品全部留下让法石寺周围村民分享。秦兴满口答应。

王十朋便问诗题,秦兴高兴地出题:“秦百兴升”。王十朋当场一挥而就:“秦家鱼肉满箩筐,百姓糠菜填饥肠。兴福毋忘造福众,升官莫作殃民郎。”秦兴不知其意,还兴高采烈地与家人阿山回城了。

秦兴把诗拿到市舶司宣读,本想借王十朋的诗炫耀一番,不料却被市舶司上下传为笑柄。秦兴不敢得罪这些新贵,把王十朋恨得咬牙切齿,同时,也把仆人阿山赶出了秦家。

到了麦子扬花与灌浆时,泉州连日淫雨。王十朋又到城外法石寺观农,路上有人拦住叫屈,原来正是秦家家人阿山。听完阿山的陈述后,王十朋便为阿山出了个主意。那次在秦家太君生日宴上,王十朋只吃了一碗水丸汤,但觉得水丸太硬,味道也不好,他正有改良水丸的想法。于是,在法石寺内,王十朋便将京城御菜的做法与水丸结合起来,为阿山写下了选料、制作、汤头和内馅的方法。

阿山如获至宝,带着王十朋的方子举家迁往深沪,做水丸卖鱼羹去了。深沪的水丸坚韧雪白,不易变质,入口柔润清脆。鱼丸用鳗、嘉腊、敏鱼和五香肉做馅,并用肉骨清汤、油葱、瘦肉配煮,味道与他处不同,据说就是按照王十朋的方子做的。

牛肉羹

籍贯:法石山

年龄:800多年

关键人物:南宋名臣陆秀夫

掌故:牛肉羹是泉州小吃中最受百姓喜爱,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据说,牛肉羹的问世与南宗名臣陆秀夫有关。

传说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并与元兵一同追杀文天祥等人。四月宋瑞宗死后,陆秀夫等人拥立年仅八岁的赵?为帝。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他们时而居住在船上,时而*岸觅食,处境十分狼狈。一天,陆秀夫领着帝?潜入法石山讨食,荒野里只住一户人家,父女相依为命。家中惟一一条老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如今只剩下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面对此景,陆秀夫只得与那父女俩一齐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由于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并随手加入一些海盐和姜末。不料竟香气四溢,令帝?饱餐一顿。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元两军在山决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帝?投海,南宋灭亡。但由陆秀夫和那农家父女共同制作的牛肉羹,经那农家父女改进后在民间流传下来。到了明代,随着番薯从吕宋引入福建,番薯粉替代绿豆粉成了制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这种牛肉羹的做法一直保持至今。

烧肉粽

籍贯:泉州

年龄:1000余年

关键人物:陆游

掌故: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五角丝角条后演化为粽子。也有说唐明皇爱杨贵妃,为玉环与梨园弟子用小弓箭射粽,谁射中就赐谁。

其实,粽子早最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关羽有涉。据说关羽本不姓关,是司隶校尉部何东郡县下冯村人。传说他前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主持帮他转世。主持依嘱盛湖中血水,百日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为了救关羽,黎山老母化身为村妇,教他以角黍干粮并加香油以贿赂守军。黎山老母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水洗脸。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守军吃了香烂的角黍果然放行。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慌乱中,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胚。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菜包

籍贯:泉州惠安

年龄:1100余年

关键人物:“臭头皇后”

掌故:泉州风味小吃有萝卜丝做馅的菜包,入口清香、嫩甜,传说与惠安“臭头皇后”黄厥有关。

黄厥是唐昭宗工部侍郎黄纳裕的侄女,家在惠安黄田(今张坂乡后边村),早年父母双亡,仅有一兄。哥哥陪着叔叔上京赴任,长安路途遥远,哥哥三四年无法回家,只有黄厥陪着嫂子在家。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闽王王审知选妃。嫂嫂原巴望黄厥入选好攀龙附凤,不料黄厥头上偏长个头疮,被邻人取笑为“臭头厥”。嫂嫂满腔失望,把气都出在黄厥身上,只要一有怨气,便不让黄厥吃饭,只让她吃萝卜丝。一日,黄厥又和嫂嫂因琐事争执,嫂嫂一气之下一巴掌打掉了黄厥头上的疤。说来也怪,黄厥的疤落后竟长出了一头秀发,黄厥因此重获选妃资格,并一举屏雀中选,婚期就定在是年中秋。

黄纳裕闻讯后,日夜快马赶回了家,见到侄女,黄纳裕问:“别前有何要求?”黄厥说舍不得养我育我的家乡,只望嫂嫂能让我吃饱一顿萝卜丝。黄纳裕听罢潸然泪下。即用带来的麦粉,用黄田萝卜丝做馅,为黄厥做了菜包。临别前,黄纳裕对黄厥殷殷嘱咐:“进宫后别忘记黄土地,年年都要吃一次萝卜丝,要劝导闽王常把百姓的生计挂在心上。”

一次宴会,王审知问黄厥想吃什么,黄厥建议给众臣及贵妃每人一个萝卜丝包子。贤明的闽王很快就知道了黄厥的意思,从此对她另眼看待。此后,王审知每逢年节便要用萝卜丝包子赠送属下及嫔妃。后周同光四年(926年),闽王王审知逝世,王延钧入福州为闽王,尊黄厥为太后。后来,吃“萝卜丝包子”在闽南渐渐普及。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占城稻自越南传入福建,泉州人才逐步改用糯米粉和晚米粉做萝卜丝包子皮。除了嫩嫩的萝卜丝外,还要加柳条状中段肉丝、炸好的花生仁、虾皮、白糖、猪油、青蒜、干葱片等为馅。并正式取名为“菜包”。

湖头米粉

籍贯:安溪湖头

年龄:300余年

关键人物:李光地

掌故: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迷信的康熙决定提前做圣诞。

快马传消息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李光地童年时曾被永春帽顶寨大王林日胜捉上山寨,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尚德辉禅师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此时,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好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说如此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难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可显得与众不同。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他用肉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鱼仔粥

籍贯:泉州南安九日山

年龄:1200多年

关键人物:欧阳詹

掌故:泉州小吃“鱼仔粥”价廉物美,烹煮简易,深受泉州百姓喜爱,素有“海上明炉”之称。传说,它与唐代进士欧阳詹曾有不解之缘。

相传欧阳詹年轻时曾在南安九日山岩下搭建草棚读书,并时常到金鸡溪边烧篝火借光夜读。有一次,家中带来的粮食已经吃光,只好等待其兄欧阳漠为他送粮,岂料,年迈的祖母亡故,举家吊孝,无暇给他送粮。饥寒交迫中,欧阳詹猛然想到,为什么不去金鸡溪边钓些小鱼充充饥呢?怎奈时运不济,欧阳詹在寒风中等候许久,竟连一条小黄鳝都不曾上钩。欧阳詹只得升起篝火,将采摘来的山药野菜倒入陶罐中煮以度饥饿。突然,竟从溪中跳出一条红鲤鱼来,“扑通”一声落入陶罐中。不一会儿,鱼香四溢。欧阳詹随手抓了一把海盐加入汤中,没想到味极鲜美,让饥火中烧的欧阳詹好好地饱餐了一顿。

据说,从此之后,欧阳詹就多了一项嗜好,就是到金鸡溪边垂钓,并将钓来的鱼用陶罐熬成鱼汤。由于当时九日山盛产糯米,欧阳詹就将吃剩的糯米倒入汤中,另外加入少许香菇、芹菜、姜丝和辣椒,使得味道更加别致。

唐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高中进士,并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鲤鱼跳入陶罐成了民间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先兆,而欧阳詹当年无意中做成的鱼仔粥经后人改进也成了富有特色的泉州风味小吃,并沿袭至今。

蚝仔煎

籍贯:泉州

年龄:1000余年

掌故:泉南沿海产蚝,所以泉州风味小吃有蚝仔煎。因其价廉物美大众化,尤受海外侨胞的珍爱。传说在蚝仔煎形成过程中,曾涉及不少历史名人。

最有趣的传说是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有功,并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也来过福建。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在同安吃到泉州东石蚝仔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蚝仔煎制作的初始阶段。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了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至清代,闽督李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椒辣、佳酱(甜咸均可)拌和。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看到的蚝仔煎。

满煎糕

籍贯:福州马尾

年龄:150余年

关键人物:左宗棠

掌故:据宋代嘉泰元年(1201年)居士张约斋《赏心乐事》记载:宋宁宗赵扩时期,正月孟春的杭州人就举行“人日煎饼会”作为夜间活动。在这活动中的野炊“煎饼”应该就是“满煎糕”的雏形。

但真正的“满煎糕”的出现却与清代左宗棠有关。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入福建时,左宗棠在马尾创建造船厂,推荐汉人沈葆祯主持。为了使清兵吃饱且不扰民,他决定在煎饼上加以改进,利用福建盛产蔗糖及花生仁让传统咸面饼卷大葱、沾辣椒变成甜食。于是,他把糖与花生仁碾碎,拌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卷内变成煎糕,使兵勇在海上练兵后更容易入口,更容易携带。宗亲中也有至泉州清军驿驻扎者,仍传入“满煎糕”为食。

光绪九年(1883年),左宗棠再次誓师福建。他派老部下王鑫之子王诗正组军潜入台湾,以对付在台南的法军,“满煎糕”也随王部传入台湾。

扩展资料:

蚵仔煎

蚵仔煎,普通话译作“海蛎煎”,是闽南、台湾等地的经典小吃。据传这是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发明的创意料理。古时候,闽南当地的人民生活很艰苦,因为吃不饱所以发明了它来替代粮食,因此这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泉州南安人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另一种比较有根可循的说法是,蚵仔煎是随着郑成功大军以及福建,潮汕移民的迁入,带入了台湾本土。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喜爱的美味佳肴。如今台湾的蚵仔煎与闽南地区特别是泉州的蚵仔煎制作工艺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面线糊

它是福建泉州的汉族传统名点,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传说,面线糊的产生也跟艰苦的生活有关。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了一个叫做罗甲村的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的时候,村民全都穷得揭不开锅。为此村民急得是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来招待皇帝。乾隆在一秀才家门口下了轿,村里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

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剌,洗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乾隆吃后,感觉味道非常鲜美,马上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胆回答,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皇上大大赏赐了这个巧媳妇,这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了。

土笋冻

土笋又名涂笋,是泉州的传统风味小吃,如今流行于整个闽南地。历史上最出名的要数晋江安海的土笋冻,味美甚鲜,土笋冻呈灰白色,晶莹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和其它调料配食,风味尤佳,是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目前为止关于土笋冻的起源有2种流传很广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郑成功发明了土笋冻。传说郑成功在攻台湾之时,曾经有一段时间粮草紧缺。而郑成功治军严明,坚持不接受老百姓的任何资助。驻军当时所在地离海滩很近,将士们到海边挖出来大量的“土笋”,而郑成功每日仅食用以土笋煮成的汤。忧国忧民的郑成功为了早日收复台湾,经常忘记用餐,而其下将士经常要再次温热土笋汤。

有一天,郑成功不想让手下将士为他温热,直接食用凝成冻的土笋汤,没想到这味道比土笋汤要好,无意中郑成功发明了土笋冻!土笋冻逐渐流传开来,经后人不断改进制作方法及佐料,形成了广为人知的土笋冻!

第二种说法与戚继光有关。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戚继光率兵抗倭。因粮食紧缺,便下令捉滩涂上的跳跳鱼、小虾、小蟹、螺贝一起下锅煮汤,而在滩涂上拖螃蟹的时候无意间捉到了一种海蚯蚓,士兵将之单独放进锅里煮汤。在戚继光最后用餐时,只剩下冰冻成块的海蚯蚓,他也只好拔剑取下一块品尝,没有想到这味道比鱼、蟹更为鲜美,从此土笋冻便流传开来。

牛肉羹

牛肉羹是泉州地区的一道风味小吃。虽然它只是一项小吃食,不过来头却不小,据说它的问世还跟南宋抗元名臣陆秀夫有关。

传说南宋景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278年的四月,宋瑞宗死后,大臣陆秀夫等人拥立年仅八岁小皇帝赵昺。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他们时而居住在船上,时而靠岸觅食,处境十分狼狈。一天,陆秀夫领着小皇帝潜入法石山讨食,荒野里只住一户人家,父女相依为命。家中唯一一条老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如今只剩下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

面对此景,陆秀夫只得与那父女俩一齐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并把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随手加入一些海盐和姜末。不料竟香气四溢,让饿了多天的小皇帝终于得以饱餐一顿。

南宋祥兴二年,也就是公元1279年,宋元两军在崖山决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南宋灭亡。但由陆秀夫和那农家父女共同制作的牛肉羹,经那农家父女改进后在民间流传下来。到了明代,随着番薯从吕宋引入福建,番薯粉替代绿豆粉成了制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这种牛肉羹的做法也一直保持至今。

田螺肉碗糕

碗糕里最好吃的碗糕就当属田螺肉碗糕。田螺肉碗糕外面光滑,肉身又软又韧,中心还有一块特别韧特别香的肉仁,很象田螺肉,又红又赤,又光又亮,所以才叫做田螺肉碗糕。在闽南地区,一到过年时家家户户就一定得蒸碗糕,因为蒸碗糕需要发酵,寓意着“发”,象征发达、发财、发家致富。每到祭祖、拜祭神明时,碗糕也是供桌上的“常客”。对于田螺肉碗糕的由来有着这样一个典故。

话说从前闽南的陈厝村,有个穷苦孤儿叫陈阿福,他十五岁那年乘船到台湾鹿港,在张万利老爷的熟食店里当卖碗糕的小伙计,每天的工钱就只有三块碗糕。有一天一个衣衫破烂的老阿婆来店里讨饭吃,陈阿福便把自己的一块碗糕分给阿婆,从此,老阿婆天天来找阿福吃碗糕。就这样一直到第二十二天,阿婆向阿福要去一块碗糕,左捏右捏,不一会儿,碗糕就变了样。阿婆把碗糕还给阿福,阿福吃下去觉得奇怪,原来那软棉棉的碗糕,却变得又松又实,又香又嫩,特别耐嚼又透出一股田螺香味。因感谢阿福的帮助,阿婆便教给了陈阿福制作田螺肉碗糕的方法。之后,陈阿福便自己开店卖起了田螺肉碗糕,并将这门手艺带回了家乡流传至今。

石花膏

石花膏的主要原料石花菜,是生长在台湾海峡中潮或低潮带礁石上的一种食用海藻,藻体平卧,为不规则的叉状分支,形状看上去也颇似珊瑚,很雅观。石花膏为纯手工制作,先以大锅熬制石花草,后用纱布过滤,冷却后自然凝固像果冻,透亮清澈,食用时可加入蜜水、糖水。天热食之可清凉降火气。

关于它名字的来源,闽南沿海有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传说:从前,东南沿海的某渔村,有一对恩爱夫妻,妻子名叫石花,贤惠聪颖。每每丈夫捕鱼晚归,石花总要来到港湾的海礁高处,踮着脚等盼。有一天,海上起风,乌云如墨,石花又来到老地方“望夫石”上翘盼归帆,但等了大半天仍不见夫君的帆影。石花心情万分焦急,忽然,一个急浪辟面打来,她看到兀立的礁下,有个因海难落水的渔民在边挥手边呼救。

在这生死关头,石花冲破世俗桎梏,咬紧牙关,使劲把这个奄奄一息的男渔民拉了上来,自己却因礁石滑溜失足跌落波涛汹涌的大海,再也没上来。迟到的石花丈夫回到家后闻此噩耗,赶到石花常站立的礁石上恸哭一场。说来也怪,天晴浪静后,石上竟长出一种素雅可爱的不知名小花。乡亲们为悼念这位见义勇为的渔家女,就将这种奇异的海生物取名为“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