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乐求学 人气:1.94W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教育部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作为老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呢?

一、要有超前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通过阅读吸纳各学科知识的营养,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成为全社会的榜样。   (一)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学习对教学有指导作用的基本理论,包括研究学科权威人士的重要观点,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等,使其作为教学的指南。

(二)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

必须重视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始终站在本学科乃至相关学科知识的前沿。经常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笔记,写一些教学经验体会,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分析教学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和教师继续教育,使教师素质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

二、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这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对所有教师而言,解读挖掘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是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的常规技能,必须与时俱进。要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一)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教法要提倡改革,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坚持摒弃“保姆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大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重”的教学原则。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技能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经常开展校与校的听课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重视教材内客的研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课改意识,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审视、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更宽、更高的眼光设计教学,看待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只求一时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研究和解决学法是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应该承认,我们在这方面还很不够,还很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学习规律,利用规律卓有成效地进行学习,达到“降低负担,提高质量”的目的。主动性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而“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其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总是感到自己是在被迫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三、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新课程改革呼唤反思型教师,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都需要教师学会反思。

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应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反思,并通过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反思不只是对教学过程的回顾,不只是看漏的环节,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实施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了什么问题,今后要如何解决问题。“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也在此。教师的反思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

四、教师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教师从事科研,将是21世纪教师区别于以往教师的一个显著标志。教师只有由教育型向学者型的转变,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要善于把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对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理论升华,成为规律性的共识,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

五、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居于首位的应当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受学生喜爱欢迎的老师。当今的教师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要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要协调好与同事、家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