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

乐求学 人气:6.77K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说课稿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5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白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这一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白杨的特点及爸爸的心愿。

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二、说教学方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白杨的品格。

(2)运用朗读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引读,品读,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等,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3)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

三、说学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指导学生运用勾画圈点法,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的主旨;运用朗读法、讨论法,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 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大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重点研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的心愿,激发学生对西部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

现在我重点讲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上课,首先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杨》,学生会唱的跟着一起唱。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你觉得歌曲中的小白杨怎么样?今天我们就伴随着这动听的歌声,和文中的父子三人一起踏上开往新疆的专列,认识一下戈壁滩上的白杨树,欣赏歌曲,不仅使学生身心愉悦,而且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情感的基础。

(二)品词析句,理解白杨的品质特点。

1、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白杨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划出来,用心品读。在这里要给足学生自学的时间。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2——11自然段这一部分,学生交流时我打算这样来处理: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朗读来展现自己的感悟,指导学生抓住“多高”“大伞”“多直”“这么直”“这么大”等词语体会白杨树的高大挺秀,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话语。

第12自然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我这样来组织教学:

(1)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语,学生自读自悟。

(2)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3)说说从爸爸的话语中,你听明白了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白杨树的特点,板书: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坚强不屈。

(4)让学生说一说祖国建设还有哪里需要白杨,然后教师激情引读:

堤岸需要它护堤时,它就在那儿——

荒山需要它绿化时,它就在那儿——

戈壁需要它挡沙时,它就在那儿——

城市需要它美化时,它就在那儿——

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完全浸润在了课文的语言之中,虚心涵咏,以读见悟,熟读成诵,白杨树的品格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5)在读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白杨树说几句话,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此时定能有感而发,真诚地赞美白杨。

(三)激发想象,领会建设者的崇高精神。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我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的第14——16自然段,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在交流14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想想孩子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通过猜测、师生对读了解爸爸的心愿,那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地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边疆。(板书:无私奉献。)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由“知道”推及到“不知道”,由表层体会到深层,加之师生对读激起的情感共鸣,使学生逐步领悟了文章的深刻内含,使文、道得以统一。

文章的最后一段,我让学生钻研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

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

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微笑?

3、那棵大白杨象征的是谁?小白杨又是谁?

学生在讨论释疑的过程中再次体会了爸爸的内心,同时明白了文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然后说:“同学们,新疆有许多像爸爸一样的‘白杨树’,祖国各地也有许多像爸爸一样的‘白杨树’,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学生交流后,出示诗歌《帐篷》,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在整个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由读到悟到写,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历练语言、宣泄情感的平台。

(四)拓展延伸,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学们,新疆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件出示今日的新疆面貌。告诉学生如今仍有一批批祖国的好儿女,源源不断地奔赴新建,相信东西部的差距也一定会越来越小,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问学生:读了《白杨》一课,目睹了西部建设的辉煌成就,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安排这一环节,是想在学生心里种下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种苗,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统一。

(五)布置作业。

学生可以针对个人情况任意选择

1、读完课文,你肯定有很多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

2、续写兄妹二人在新疆的生活和为新疆做出的贡献。

3、阅读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

五、说板书:

这样的板书突显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共有的崇高品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小学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让我们学会观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观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指导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处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设计了以《让我们学会观察》为主题的方法指导课。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本课教学设计进行汇报: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观察的重要性,掌握特征观察法。

2.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并学会填写观察记录表。

3.引导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

掌握特征观察法,知道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并学会填写观察记录表。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春天美景的视频及月季花实物;学生准备各种水果。

四、活动方法

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和总结归纳。

五、活动过程

为了达成以上活动目标,我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物观察探究新知”、“加深体验强化训练”、“深化认识 总结延伸”四个环节。接下来我向大家汇报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情况: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探究的动机。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段艳阳高照、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溪水潺潺的富有色彩和动感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后汇报观看情况,要求学生说出从视频中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总结出观察需要多种感官并用,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尝、用手触摸,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题目《让我们学会观察》。

2.通过实物,探究新知

激活兴趣和动机后,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实物观察活动——观察月季花。观察之前我给学生做了适当的点拨和指导:首先要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观察月季花需要调动那些感官、抓住哪些特征进行观察,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再实施观察活动。在各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顺势归纳出特征观察法。

3.加深体验,强化训练

在观察月季花的基础上,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特征观察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特征观察法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接下来,我又引导同学们利用这种观察法观察了他们自己带的各种水果,指导他们填写好观察记录表。学生知道了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学会了填写观察记录表。

4.深化认识,总结延伸

我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个问题再次巩固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特征观察法只是诸多观察方法中的一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逐渐认识更多的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希望同学们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做个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六、教师反思

本节课教学,在情境创设中,学生了解了什么是观察;通过观察实物,学生掌握了特征观察的基本方法;利用强化训练,提升了特征观察法的运用能力;通过活动体验,学生知道了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能正确、完整地填写观察记录表。完成了教学设计的预定目标,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效果。这些都得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得益于对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得益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缺点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我愿倾听大家的金玉良言。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3

说课内容:小学三年级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课的优秀教案注重同学听、说、读、练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同学多说英语,并适当的给予奖励,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让同学在合作中得到能力的锻炼。

小学三年级英语是启蒙阶段,必需通过听、说、玩、演、练、唱等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这一学习目标,本课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1.正确的听、说、口头运用单词meat、chicken、 fish.

2.正确的听、说、口头运用数字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

3.能理解并能口头说句子 This food is good.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词语和对话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让同学能口头运用句子表达自身的感情;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和要求做出适当的反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同学情感,坚持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同学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具、学具的布置使用: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具有直接感知、形象记忆等特点,因此我准备了课件、教师用卡片、张贴画、奖励用的小笑脸以和录音机等教学辅助资料。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课教学主要是有关食物的单词和数字教学,特别是数字的教学,引导同学发现数字书写以和读音的规律,对以后的数字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2、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其作用: 同学应争取掌握:meat、chicken、 fish. 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单词。能理解并能口头说句子 This food is good.

3、教学重点与难点:八个单词和句子This food is good.

4、教材处置:单词的教学采用图片与课件展示为主。句子教学以创设情景、扮演为主,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提高同学的口语水平。

二、说教法:

1、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本课的单词教学采用看图片、看多媒体课件的方法进行,并采用游戏性质的练习,使同学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会知识并得到巩固。

2、在教学中,多鼓励、多褒扬。鼓励同学大声说,说清楚,并配以丰富的表情,适当的手势,培养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同学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心,获得胜利感和满足感。

三、说教学步骤:

三年级同学活泼,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大部份同学喜欢上英语课,喜欢扮演,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总体上看同学的英语水平并不平衡,基础好的与基础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同学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如:偏重于形象扮演,爱表示自身等,结合同学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思路: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我们知道,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学习新知之前,先复习上节课所学,这样既巩固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组织教学:“ONE, TWO,TIE MY SHOE”歌曲的开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同学的兴趣。

3、对于单词的教学,食物单词我通过逼真的图片和演示文稿进行直观教学,使同学的印象更加深刻。数字单词的教学,通过‘引’让同学通过讨论自身找出13-15数字单词的书写规律,并利用所学知识练习他们的读音。

4、单词的练习:游戏性质的单词练习,既调动同学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并通过数数的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接数练习,巩固数字单词。在练习中不时的鼓励同学,给他们信心,并适当的给予奖励,培养小朋友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中的一篇看图归类识字。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一幅表现菜园景色的插图,九个蔬菜名称的词语,一首生动活泼的描述蔬菜特点的儿歌组成。

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分别在课题、蔬菜名称词语中以及儿歌中呈现,把识字与看图学词学句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这一特点,又分散了本课繁重的识字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避免识字枯燥。

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他们对蔬菜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市场及摆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肴,而对生长在菜园里的蔬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感知较少,更缺乏对蔬菜有关基本知识的了解,针对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紧密相联,以及该年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好动这些特点,我拟订了本课教学三个维度的目标,制定出教学重难点,精心教学准备,如下:

说教学:

1、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的生活性与实践性,本课内容的选入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有活动的时空,走出课堂,在有趣的生活中学习,比如:课前让学生跟随父母去菜市场,看菜、买菜、认菜、了解并收集有关蔬菜的知识;开课前又设计了这样的准备活动:教师将购买的九种蔬菜摆放在教室四周,并在每种蔬菜前放上名称卡片,让学生自由动眼看,动手摸,用鼻闻,尝试认识它们的名称;课中结合学生前面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蔬菜名称说话,介绍自己认识的蔬菜,并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

学生遇到新鲜事物,新的问题觉得有趣,便不自觉地动眼观察,动手收集,动嘴沟通,动脑思索,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事物,学习知识

2、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引领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空间。

本课教学时,我本着一切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展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去获取知识,并将学习生字与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比如:开课时,请学生自愿介绍自己到菜市场了解到的蔬菜名称;在识字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认知蔬菜名称,学习生字词;在学习儿歌前,请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用九种蔬菜名称说话;学习儿歌了解蔬菜特点后,又安排了拓展延伸,扩展识字,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去创作儿歌。

在整个识字、学习儿歌的过程我还采用自读、互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比赛读、挑战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体现并落实语文学科以读为本、读悟结合的特点。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语言、积淀语言。通过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识、写结合,在认字同时重视写字。

本堂课在认读了“菜、园、萝、卜、豆、角、心”这七个字后,将“萝卜”的“卜”和“心”的认和写结合起来,利用制作的写字教学课件与教师的板书范写进行这堂课的写字教学,并把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字的占格、起笔、收笔落实在写字教学中。

4、尊重学生选择,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比如:在识字环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自学生字。学生尝试认读九种蔬菜的名称词语,喜欢哪种蔬菜就认读哪种蔬菜的名称;在学生汇报自学结果环节,选择自己会认的词语认读;在学习儿歌环节,选择自己朗读的比较好的句子展示等。

5、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比如:展示自己会认的生词,展示自己读的好的句子,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知识和课外认识的生字等。

6、开放式教学,体现“大语文”的教育观。

整个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抽象的字与具体的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记生字的积极性。课前学生到菜市场买菜、认菜,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通过亲身实践收集信息;课前活动时将蔬菜摆在教室四周,学生通过看、摸、闻、认、读等形式调动多种感官认知;课中的拓展延伸,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将学科整合。

整个教学过程本人力求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沟通课堂内外知识,联系学科,联系生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小学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

大家好!我来自开县汉丰五校。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只有一个地球》,具体程序如下: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进入相关网页,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网页,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并通过网络在“小论坛”中发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网页,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