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鼎新的历史事迹

乐求学 人气:2.2W

潘鼎新,字琴轩,肥西县三河镇人,祖籍庐江县广寒乡,解职后寓居无为县城。父塾师,家贫寒。少从父就读,喜兵书。年长,与同学刘秉璋担着行李,步行至京都,拜谒合肥人、清侍御李文安。后经李文安介绍,入大兴学中。清道光二十九年,中举人。道光三十年,礼部挑选誊录,潘鼎新参加春围会试被录取,咨送国史馆承修大臣传。事毕,议叙知县。

潘鼎新的历史事迹

清咸丰七年,太平军转战安徽,形势危急。潘鼎新投效安徽清军,参加镇压太平军,因攻克霍山有功,升同知。咸丰十一年,清军攻怀宁太平军,庐江太平军前往救援。潘鼎新父亲潘璞领乡团从侧后进行袭击,与太平军战于庐江东门外,兵败被执至三河镇处死。潘鼎新闻讯,嚎啕大哭,誓言“不杀尽屠贼,非人子也!”主动要求率乡团攻占三河镇,负其父尸骸而归。曾国藩闻此事,即令其募勇,立为淮军鼎字营。

同治元年,潘鼎新奉命率鼎字营随李鸿章援沪,镇压太平军。2个月中,连克柘林、奉贤、川沙等地,累功升知府。继克金山卫、虹桥,肃清浦东太平军,积功擢为道员,赏戴花翎,统领浦东防军。

同治二年,太平军围攻常熟,清廷急调潘鼎新前往救援。在进攻福山镇时,潘鼎新以开花炮轰击太平军,飞弹从其头顶掠过,仍矗立不动。血战旬余,终屠其城。在潘鼎新强烈进攻下,太平军撤常熟之围而去。战后叙功,旨授江苏常镇通海道,加按察使衔,以父丧未除,改署任。 旋太平军进攻浙江,连克多城,潘鼎新又被调往浙江围剿太平军。

历经数战,攻陷平湖、乍浦,海盐等3城,获太平军储银30万两,以充军饷。潘鼎新乘胜追剿,连破沈荡、新丰,兵锋直指嘉兴府城。同治三年,潘鼎新协同各路清军,克嘉兴,战吴,破南浔。在进攻湖州时,太平军据晟舍以拒。潘鼎新见攻两昼夜不下,即亲临前线指挥,弹丸过肋下,衣被洞穿,仍坚持战斗。置于战前的硝药被太平军击中,火焰燃烧及胸,潘鼎新覆身以扑,将火熄灭,始免爆炸。

在潘鼎新的强攻下,终于将晟舍攻占,遂北至八里店,径逼湖州城下。太平军蜂拥入城,城门不得闭,潘鼎新麾军踵后,夺门而入,攻克湖州。潘鼎新在围剿浙江太平军中,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战功赫然”,先后加布政使,赐号敢勇巴图鲁,赏穿黄马褂。苏浙既定,李鸿章以捻军未灭,不撤淮军,令潘鼎新驻军松江,抓紧时间整训士卒,备为急用。

同治四年,捻军复炽,清忠亲王僧格林沁战殁曹州,畿辅震惊,急诏劲旅入卫。潘鼎新主动请缨,愿提所部5000人航海北上,保卫京都。李鸿章大喜,保奏其行。潘鼎新军抵天津,同治帝颁诏嘉奖,升山东按察使,令移驻济宁,以固直东门户。潘鼎新率所部反复巡徼,严密缉查。一次,与东捻军遇于丰县,东捻军多于鼎军数倍,自晨至昏,将东捻军击败。继而尾追不放,转战于丰县、沛县、鱼台、定陶数百里间。

鼎军刚至曹州、济宁时,曹济各属圩民,对东捻国军或壶浆相迎,或捐款送粮,而鼎军至,则闭门绝市,拒不相见。潘鼎新实行强化治安,严密控制,曹济各属民,始不敢与东捻军相通。同治五年,曾国藩调鼎军为游击师,潘鼎新力效犬马,竭力奋剿,大破东捻军于钜野,进解郓城之围。然后蹑击于刁家河沟,战于潘溪渡,遂北至柳条园,邀击于郓城、濮阳之交。东捻军针对鼎军拉网“围剿”之策,采取大范围机动,力求在运动中战胜敌人。潘鼎新也一改战略战术,实行“围制”之策,筑运河沿岸长墙,开黑风口淤河以灌,败东捻军于西华、太康。

东捻军退至油坊岗,潘鼎新又进行两面夹击,至高阳集,斩获甚众。不久筑贾鲁河长墙,抵至黄河沿,与东捻军大战于汶上、郓城、荷泽、曹县、东明等地。东捻军被迫退至河南境。潘鼎新麾军追至杞县柿园、嘉祥卧山。在鱼台西南鏖战中,几获东捻军首领赖文光。而后复战于徐家店,歼东捻军过半。

同治六年,潘鼎新因剿东捻军功高,晋为山东布政使。潘鼎新受宠若惊,继续发挥“围制”之策,修筑新河、潍河等处长墙,在缪河沿岸增堤树椿,会诸军防守,昼夜巡逻,以防东捻军突围。东捻军乘清军东线防守懈怠,突围南出。潘鼎新闻汛,麾军追至海州石榴桥。东捻军六七万之众,奋力反击,连战马陵山、卧龙寨。

东捻军张开两翼进行包围,潘鼎新设圆阵以对,酣战半日,将东捻军击败,并乘胜追至剡城柴户店、海州上庄,斩获千余,杀害东捻军首领杨天燕、陈天福等,收降东捻军将领李世宗、王占鳌、张向春、赵林高等,赖文光死于杨州,任化邦死于赣榆,东捻军遂平。

同治七年,张宗禹率西捻军驰援东捻军,趁冰封渡过黄河,进至畿辅,时淮军诸将,久役疲劳,皆告假返里。李鸿章在徐州心急如焚,夜乘单骑,冒雨至鼎军营,商请潘鼎新入卫。潘鼎新毅然允行,率所部由华口乘夜渡河,风雪载途,日夜兼行。军抵饶阳,侦知有西捻军驻扎,即激励士卒进行袭击。西捻军猝不及防,败走保定,潘鼎新麾军绕前追击,又将西捻军击败。后驻军保定城西北,以卫近畿。

西捻军东折天津,进攻海河,潘鼎新拔队紧追,与西捻军战于渭县李村、浚县五龙口、大名龙王庙等地。西捻军西退运河,潘鼎新麾军逐至东光南皮,将其围于绝地,掘开减河,截运河水以灌;并利用投降之西捻军招降,日来降者数百人。潘鼎新仍以“围剿”老法,筑东昌、张秋一带长墙,疏浚吕桥河,进行“围剿”。西捻军多次进攻于家庄、凤凰台,寻求突围,但均未成功。减河防局既定,畿辅门户益严,潘鼎新气势日壮,放手“清剿”。德平高家屯一战,生擒西捻军数百,至阳信贾家集,趁夜袭击至马家店。并采用“诱敌深入”战法,引诱西捻军回犯,进行伏击。历经数十战,西捻军大溃,尸横遍野,遗弃辎重无数,所剩仅二三千骑,且悍将略尽。行至商河,因鼎军围歼急剧,张宗禹赴水壮烈牺牲,西捻军覆没。

西捻平,清廷诏赏潘鼎新云骑尉世职,亚一等轻骑都尉。不久从左宗棠镇压回族起义军,事毕,潘鼎新请开山东布政使缺,告假归家葬父。同治十三年,授云南布政使。光绪二年,升云南巡抚。光绪三年,因与总督刘长佑不睦,乞病假而归。光绪五年,因俄罗斯启衅,边防形势吃紧,光绪帝召见潘鼎新说:“尔办事向来忠勇,朝廷久已知之”,令其赴天津随李鸿章整军备战,束装待命。光绪七年,中俄条约议成,边防事平,潘鼎新乞假归里养病。

光绪九年,法军侵占越南,继欲侵占中国西南腹地。九月,法军进攻清军刘永福部,挑起中法战争。清廷诏复起用潘鼎新署湖南巡抚,在第二线设防,以阻法军向内地深入。光绪十年,徐廷旭出关受挫,清廷即调潘鼎新为广西巡抚,以其代之。潘鼎新驰抵南宁后,即调兵遣将驻守前线。

六月二十五日,潘鼎新麾军反击法军,重创法军于观音桥。随后进驻谅山,扎兵于屯梅、谷松、坚牢等要隘。连与法军战于船头,祗社,累累获胜。但清廷一味乞求议和,李鸿章密令潘鼎新“战胜不追,战败则退”,致使清军坐失战机。光绪十一年,法军大举来犯,谅山、观音桥、屯梅等地失陷,潘鼎新主动请罪。二月二十三日,法军进攻镇南关,总兵杨玉科力战阵亡,镇南关失守。潘鼎新率骑夺关,伤肘坠马,救起后,继续指挥战斗,将镇南关夺回,并把法军逐出文渊。

三月,法军从北宁调来3000兵力,集于谅山,欲攻龙州。潘鼎新会诸将,先发制敌,令冯子材、王孝琪袭击文渊,蒋宗汉、陈嘉分起设伏,苏元春为应援,诱敌深入,截击法军。冯子材、王孝琪率军自山后攀崖越险,破文渊法军2垒,尽毙守敌。三月七日,法军分3路进攻镇南关,潘鼎新麾军迎战,激战两昼夜,法军狼狈败溃,尸横遍野,辎重全弃。潘鼎新麾军奋起追击,连克文渊、巴平、谅山、观音桥、屯梅、谷松等地。三月十七日,清廷因失谅山等地,谕旨降至龙州,将潘鼎新革职。潘鼎新交卸帅印时,作悲歌道:“兄弟一军归故里,河山百战送蛮野。”后由桂林归无为寓居。

光绪十四年,李鸿章为潘鼎新“疏陈前功,乞恩复原官。”清廷准奏,赏还潘鼎新原衔。是年3月,旧伤复发,病逝乡里。

潘鼎新戎马生涯中,善于总结国内外战略战术与训练部队的经验和方法,“夜则心揣手摹,”“旦则亲督旗号试之”著有《洋枪队大操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