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乐求学 人气:2.72W

读一本好书,可以带给人们深切的感受与有益的启示。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家庭教育读书笔记,供大家阅读和借鉴。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一

《家庭教育》一书中有一篇名为《好父母好家教》的文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从家教事小意义大、家教有法无定法,为众多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魏书生他是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位成功的家长,他的儿子2001年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2002年出了第一本书。他的家教经验角度独特,独树一帜,是从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实在又实用,言辞恳切,入情入理。细读此书,使我获得了许多有效的教育良方。

作为一名教师,读了魏书生老师的这本书,不仅从家长的角度了解了该如何教育子女、如何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作为一名教师,也从魏书生老师的交谈中了解了面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的教育方法。下面谈几点我的心得:

一、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子女。

一个好学生身后一定有一位好家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应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有个正确的引导,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良和谐的成长环境。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而“教”、“育”是一门学问,让孩子在宽容的家中长大,他就学会了自信;在和谐称赞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学会欣赏;在平等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能学会正直……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虽身为母亲,但我对孩子的教育有时真不知从何入手,总觉得孩子要什么尽量满足便是,甚至有时用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教育方法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当然这种教育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还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曾经读过一篇报道,说是中国的家庭教育令人堪忧,提出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持有“上岗证”才能生育孩子,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这些日子我也在网上读了很多教育论文,读后身感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

二、作为教师该如何教育学生。

虽然说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从魏书生老师的每一个教育事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魏书生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做学生的朋友、从学生的角度、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帮助学生;魏书生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不使自己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上,不去训斥他们,而让学生学会实实在在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下苦功夫,多调查,多思考,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教育方法。

以前的教学我把学生基本就是大致划分为几大类,如品学兼优的,以鼓励上进为主;调皮捣蛋的以打击为主;特别顽劣的基本放弃。现在一想,自己作为人民教师还差得很多,还没体会到老师不只是要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教育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一本书,我们要细细的读,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仅学生受益,自己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能力,提升了人格魅力。

三、家教事小意义大。

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而真正的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了。”书中提到了“三道染缸”说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道染缸,学校教育已经是再教育了。孩子就是一张洁白的纸,给他着什么底色,取决于良好的家教。

四、要以平和的心态育子。

家长应承认孩子间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千万不能盲目攀比,追赶,甚至指责,贬低孩子,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书中介绍到的“夏斐之死”无疑不给全天下的父母敲醒了一次沉重的警钟。如果我们变一种教育方式,在孩子失落时对他曾加几许鼓励,少一些批评,让孩子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我想,在孩子压力减轻的同时,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成绩。这样,家长也会免除因埋怨训斥孩子而产生的苦恼,孩子更会因家长的善解人意而对家长多几分敬重。

五、轻生细语的批评效果好。

现在的家庭教育特别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的确,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而是和我们一样的平等的人。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风和太阳比赛,看谁先将人们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风越刮,人们将衣服裹得越紧,而和煦的阳光反而使人们主动将衣服脱下。看来,严厉批评不是最有效的,和孩子平等的交谈,体现了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六、重视孩子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态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的重要条件。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习真善美,让孩子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让孩子在做实事过程中保持快乐心境,是一种处事智慧,万事都能泰然处之。同时引导孩子对待人生的失落要以笑迎,学会在跌倒中爬起,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魏书生老师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思维的灵感,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在帮助自己孩子成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愿天下有心、用心、真心为孩子的父母,都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有效教育方法,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教育奇迹。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二

仔细拜读了《家庭教育》一书,觉得很有感触,书中的内容广泛而又平易近人,没有一般教育理论那么高深,很容易被接受进而产生共鸣。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作为一个母亲,我对此观点十分认可,特别是以下几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一、把握好“爱孩子”和“管孩子”之间的度

不管该书发行所处的年代还是现在,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始终是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他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同时,他也指出,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也是不可取的,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

二、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陈鹤琴多次告诫家长:“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其实也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放弃无规律的生活,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

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祖父母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长辈,甚至虚伪等流弊,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家庭教育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一门崭新的学问。陈先生对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家庭教育》一书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现代做父母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三

现在,我已经由初为人父之时的惶恐,变成了现在的颇有信心,这主要就是读了《家庭教育》这本书。说实话,知道自己要做爸爸时,是既惊喜又惶恐,喜的是自己升级了,人生变得完整了;恐的是意识到头顶的责任之重,而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尽管之前读了卢梭的《爱弥尔》,但这本还是相对理论化,可取的只是他的理念,自然教育法,顺从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快乐自由的成长。

后来也买了许多其他的育儿著作,但都看不下去。偶然的机会,在一期的《中华读书报》上看到了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再版的消息,抱着读读看的想法买了一本。没想到,竟然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欣喜若狂,爱不释手,里面珍藏了数不尽的珍宝。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的幼儿教育专家,号称“幼教之父”。我觉得这是名副其实的称号。他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观察,分类记录了孩子的所有表现,写出了这部杰出的幼教著作。一百多条教育原则,每一条原则都有实例支撑,正面的,反面的,自己孩子的,朋友孩子的,还有原因分析,实践建议,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内容全面而具体,有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学习习惯,游戏方法,品质养成,如何不让他哭等等。

我认认真真地,一字不落的读完了全书,做了大量的摘抄,而且让我妈妈读了一遍,也经常对老婆讲解,以取得家庭教育原则的一致。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逐步地贯彻了书中的教育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书中讲,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少则三天,多则七天。以前,我家宝宝跟我们睡的,书中讲,要养成小孩子独立的习惯,有条件的,分房睡,无条件的,分床睡。我开始让他自己睡,第一天,挺顺利,第二天,他想爬到我们大床上,爬上来一次,我把他往小床上放一次。第三天,他就很乐意睡小床了。现在是,每天在大床上吃好奶之后,主动地爬到小床上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