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暑假读物」九篇

乐求学 人气:1.66W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接下来小编为你们献上9篇西游记读后感2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西游记读后感「暑假读物」九篇

西游记读后感【1】

每逢寒暑假,《西游记》等经典电视剧总要重播,今年又恰逢猴年,自然《西游记》及其中的人物故事与人物的扮演者又被人津津乐道。

一本好书,一部经典,吸引人的地方自然各不相同。就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西游记》对于我,不说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十四载,跋涉千山万水艰难取得真经的精彩曲折的情节,不说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说作者超凡脱俗的,充满幻想的离奇的大胆想象,更不说孙悟空神通广大,七十二般变化,大闹天宫,降妖除魔的英雄气概。所有的这些对读者都充满了无穷的吸引,而我作为一个读者,也有我的一点浅见,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更有了一点别样的认识与感悟,《西游记》实乃教人修心明性,教人悟道,教人向善求真。

西游记读后感【2】

从情节来看,在这八十一难之间,虽前后没有什么内在联系,确基本上是模式相同的,因而给人以一种循环往复的感觉。这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妖魔与险阻,其实都是象征着“修心”过程中的障碍。比如就自然屏障来说,第六十四回写到一望无际的荆棘时,特别提示了一句:“为人谁不遭荆棘?”这就清楚地把自然现象与人生修炼联系了起来。至于说到各色妖魔,在小说中,曾借观世音的口说道:“菩萨妖精,总是一念。”换言之,妖魔实生于一念之差。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小说描写了八十一难的磨练,无非是隐喻着明心见性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的“渐悟”的体道过程。

西游记读后感【3】

从书名来看,《西游记》书名就明示了是去“西天”的“游记”,书中记的就是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在体道中“悟道”所“走”的路程。真正的经是没有文字的(正如书中唐僧说悟空取来的是“无言语文字”的真经)。用文字写成的经仅仅是一种描述、一种说明、一种导引。经文本身并不是真理,而仅仅是引导读它的人去领悟的。“经”仅仅是教给读经的人一种看事物的方法,它会唤醒你的智慧,擦亮你的眼睛,指引你走出牛角尖,发现那条你该走的路(“经”实为“径”即“路”也),而通向“灵山”的路,终归还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去。

从人名来看,悟空、悟能、悟净三个人则代表着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些自身的问题:悟空,是每个人在没有发现自己的佛性的时候,要去悟道(“空”),知道一切本然为空,无可执着,即得自在。悟能(八戒)代表的是人的三毒——贪、嗔、痴,每个人所要做的就是戒掉这些恶性,而且我们有能力做到,所以要“悟能”。而悟净,是悟空、悟能的结果,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所以,我们要明白,悟到一切本来清净。观世音为唐僧选的每一个徒弟的名字上,都加着一个“悟”字,那就是说必须要经过心灵实践,才能悟道成佛、修成正果。作为师父的三藏法师,是本具佛性肉眼凡胎的众生代表。他有慈悲心,但是却识别不了妖魔。三个徒弟都可以腾云驾雾,唯独他不能。通往西天的遥远路程,他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他必须在九九八十一难的各种困境和魔障的生死博斗中悟空、悟能、悟净,最后才真正修成正果。这就是《西游记》对“悟”的诠释,九九八十一难中的妖魔鬼怪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是自己的心。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一个人的最大的敌人确实是自己。

西游取经实则就是修心明性的过程,人生岂不是一场修行?至于能悟到哪些“心经”则就因人而异了,而悟到不是根本,更应去践行。一切都在这《西游》奇书之中,愿你我慢慢读,慢慢悟,慢慢行。

西游记读后感【4】

《西游记》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与其的'接触,原来仅是在电视剧中,而直至看完了这厚厚两本书,我才对其有了深深的感触。

孙悟空的英勇大胆,猪八戒虽然好吃懒惰,但他也很善良,沙僧忠诚可靠,唐僧心地善良、真诚热心,一心向佛。他们师徒四人,一起走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坚持不懈,将一个个困难踏于脚下,终于取得了真经,获得了成功。曾看电视剧《西游记》的我从未看过这个故事的结局,不知道他们终会坚持到多久,直至拿起书,跟着师徒四人的脚步,我才看见了那个令人欢喜的圆满结局。

现实中,我们没有九九八十一难,没有各种妖怪试图打断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的路上只有一座又一座的山,它们是名叫困难的绊脚石所垒成的。它们可能是九九八十一难中的考验,也可能是“妖怪”们垒起来的。一路上,挫折是不断的,我在《西游记》中看见了坚持的宝贵,我不曾想过有人能经历重重挫折后,能仍坚持地走在这条路上,但看了《西游记》后,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可以的,只是取决于心。

当懒散把心灌充,这道路上将长出荆藤,把我们缠住,我们将永远停留,找不到剪断他们的方法。没有坚持,世上不会有伟人。他们哪一条不是因为坚定地走下了这条路,才成了令人赞扬的名人呢?

我也为我自己曾经多少的不努力感到惭愧与后悔,白白浪费光阴,让荆藤缠绕,我只好走向回头路罢了,人是需要坚持,没有坚持是无成就的。

读了《西游记》,我才彻底领悟坚持的真理与原因。我们是向着目标,向着那道光前进的——坚持,不愧又被称为“胜利”。

西游记读后感【5】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